美容博士的溫柔情結 發(fā)布時間:2009年3月9日 預覽:4404次 初見張繼博士,記者疑惑自己找錯了人。張繼博士看上去挺年輕的,只有30出頭的樣子,消瘦的臉龐上總是帶著親切的笑容,與自己心目中博士那種清高的形象大相徑庭。當記者和張博士交談起來的時候,記者完全被張博士淵博的醫(yī)學知識和臨床經驗所折服。 張繼博士是中國協(xié)和醫(yī)科大學、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2007年博士畢業(yè)生,副主任醫(yī)師,他的專長領域在顱面部的整形方面,對下頜骨截骨、面部輪廓整形等手術十分嫻熟。張繼博士曾在北京整形外科醫(yī)院工作過一段時間,在那段時間里,他稱自己學會了許多技術,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。2007年,剛剛畢業(yè)的張繼博士就成為我國的一家大型民營醫(yī)院——東莞康華醫(yī)院2007年新開的整形美容科里不可或缺的人物。 2008年9月份,張博士來到市中心醫(yī)院工作,本著重視人才和充分利用人才的原則,市中心醫(yī)院任命張博士的燒傷整形美容科科主任,讓他在這個崗位充分發(fā)揮出自己的技術,并帶動該科業(yè)務水平的提高。 初來這個崗位,就擔當科主任的職位,張博士知道,要讓同事信服,就必須具有過硬的技術,張博士沒有擺出科主任的架子,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,他只是埋頭做好自己的工作。2008年10月份左右,一對來自農村的年輕父母抱著一個只有3個月大的女嬰,來到市中心醫(yī)院,該女孩患有下瞼血管瘤,開始的時候,這對父母在市另外一家醫(yī)院看過,但是該醫(yī)院不敢做這個手術。面對手術對象大小的困難,張博士卻更信任自己的技術,該女嬰的下瞼血管瘤摘除手術正常進行,而且非常成功,手術后,該女嬰的眼瞼沒有明顯的手術痕跡,就如同正常嬰兒一樣。當這對來自農村年輕的父母拿著禮品來感謝張博士的時候,被張博士親切的微笑給拒絕了。 記者陪同張博士在病房查房的時候,被一位78歲的老奶奶知道了身份,獲悉是來采訪張博士的時候,就拉住記者的手說:“記者同志,張醫(yī)生是個好醫(yī)生啊,我的褥瘡,全是張醫(yī)生他們給治好的??!”記者問起這位老奶奶的病情時,張博士解釋說,這位老奶奶剛入院時因患有褥瘡,骶尾部生有一個很大的瘤子,考慮到她還患有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癥等疾病,醫(yī)院方面對手術也十分重視,于是讓張博士親自進行手術。經過手術治療后,這位老奶奶病情完全康復,但是康復后她還是不肯出院,康復后已經在醫(yī)院住了2個月了。 經過幾個月的相處,科室里的同事逐漸由以前的疑惑轉為信服,就如同記者從采訪前到采訪后的態(tài)度一樣轉變,現在科室里的同事提起張博士無不豎起大拇指贊揚,稱他不但技術過硬,人還沒有架子,很容易和大家相處到一起。 從病人和同事的反應就可看出,張博士確實是一個受歡迎的人,據悉,張博士曾擔任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小組組員、整形美容專業(yè)委員會常務委員,今年還將主持省廳關于美容方面的一個活動。(王勛波)摘自《新視報》2009.3.6